首页

优美之家踩踏之家

时间:2025-05-30 01:46:44 作者:河北秦皇岛:龙舟竞渡迎端午 浏览量:68076

  中新社郑州11月6日电 题: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读中原 感受中华文明连续性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李超庆

  “没断代的中国文明明显对其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起到很好的作用。”11月5日晚,结束“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之中原行”的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文系主任阿卜杜勒·阿齐兹·哈姆迪,对中新社记者如是感慨。

  河南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连日来,13个国家的40余位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进该省郑州、洛阳、安阳三座古都,以郑州、安阳商代都城遗址和洛阳偃师二里头夏代都城遗址为主线,从中感受古老夏商文化,寻找中华文明起源,为他们“读懂中国”提供重要史料。

11月5日,河南安阳,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在殷墟博物馆参观窖坑。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参观完三座古都之后,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区域研究系研究教授弗拉基米尔·马良文说:“河南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这里能看到早期的中国。”

  长期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马良文,近30年时间里对包括《道德经》在内的诸多中国经典著作进行了翻译。他表示,了解中国一定要到安阳殷墟,殷墟对世界文明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

  登上3600多年前的郑州商代古城墙,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感知“最早的中国”,在安阳殷墟看商代王子的“甲骨文日记”,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玛丽·伊芙琳·塔克对此印象深刻。她感慨道,这种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动态交互,令她生动而真切地感知中国历史,“我们必须了解历史和传统,它能帮助人们应对历史性的挑战”。

  一路走来,外籍古典学专家学者惊讶于中华文明的接续传承。

  德国纽伦堡工业大学博士后托比亚斯·希尔施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马良文认为,古代与近代是一体的,中国古人也说活在当下,历史和古代文明能够让活在当下的人们充满希望,并超越所有的困难。

  在阿齐兹看来,没断代的中国文明明显对其社会发展和思想进步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国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快速发展起来得益于鉴古知今,从过去走向未来,中国既延续了其古代思想和哲学,也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引进了西方思想和文化。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他认为,没有一个国家和文明是完美无瑕的,彼此相互认识、理解、合作,才能和平、友好地共存。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主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召开前,“世界古典学大会·走读中国”活动在山东、河南、四川举行。(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小新的Vlog】这场运动会开幕在即 小新亲身体验“爬椰子树”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贻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浙江检察机关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检察履职办案全过程,以“枫桥式检察室”建设为牵引,持续深化检力下沉,强化法律监督。

陪诊服务渐热 上海开班培养“正规”养老服务陪诊师

中华文化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来自台湾桃园、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就读的马安妮从小就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学非常感兴趣。高中毕业后,她主动放弃台湾大学的录取,选择到北京大学就读中国史专业,就是要把推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作为毕生的志愿,让更多台湾青年认同和传承中华文化。日前马英九带领台湾青年来到北大,开启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马安妮结识了多位来访的台湾同学,听他们讲述此行的见闻,其间特别提到以前在台湾课本、图片上看到的名胜古迹变成了真实的景观出现在眼前,令人沉浸其中,仿佛能真切感知中华文化根脉。

哈萨克斯坦首都迎初雪

依山而建、临水而居,亭台楼阁,古桥流水……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这里小青瓦硬山顶的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民居与鼓楼融于青山绿水的自然怀抱中,处处散发出浓郁的民族风情。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开幕:畅游山海宁德,邂逅浪漫屏南

今年3月,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有感而发:“下一步我们还要召开推动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座谈会,这些会议一届开一次,一个一个抓起来,一轮一轮抓下去,久久为功、步步深入,必有所成……”4月、9月,分别围绕推动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两场座谈会相继召开。

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2站)开赛 多位奥运名将参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